2017年世界半導體市場規模為4086.91億美元,同比增長20.6%,首破4000億美元大關,創七年以來(2010年為年增31.8%)的新高。無疑,2017年是半導體行業成功的一年,這讓人們對2018年的半導體市場抱有很高的期望,帶著這樣的期許。我們一起看一下2018年半導體行業的6大“關鍵詞”。
物聯網
在各方的努力推動下,2017年成為物聯網發展元年。這一年物聯網在政策指導以及產業推動下,取得了巨大的進展,不僅三大運營商NB-IoT基站數量增長迅速,NB-IoT芯片、模組方面的價格也大幅下降。數據顯示,2017年全球物聯網市場規模將達到4500億美元,物聯網產業發展前景廣闊。但是從市場調研情況看,我國物聯網市場發展還處于初級階段。因此,2018年廠商將進一步推動物聯網的發展,讓物聯網在應用端的滲透更進一步。在2018年,工業、汽車和物聯網等市場的增長可能會更為強勁,繼續成為半導體行業增長的一個重要推動力。到2025年,預計全球將有700億部的聯網設備(照明器材、智能儀表、恒溫器、可穿戴設備和無數的其它設備)將會被部署到各種物聯網網絡中,對全球經濟的貢獻高達11萬億美元。
人工智能
2017年,AI來勢兇猛,只要你還沒與網絡隔絕,就一定會在各類渠道上看到關于AI的報道。預計2017年中國人工智能產業的增長率將提高至51.2%,產業規模達到152.10億元,并于2019年增長至344.30億元。因此,2018年會是人工智能繼續爆發的一年。全球元器件分銷市場還處于上升發展階段,特別是中國市場擁有巨大發展潛力。其人工智能、智能制造、物聯網、新能源汽車、工業自動化等領域都將為電子元器件分銷商帶來巨大發展機遇。自動駕駛
2017年可以說是自動駕駛爆發的一年,創業項目已經獲得14億美元投資,是去年的兩倍還多。顯然,2018年廠商會繼續看好這一領域。特別是汽車領域中的EV(Electric Vehicle,電動汽車)和ADAS(Advanced Driving Assistant System,先進駕駛輔助系統)以及工業領域中的FA(Factory Automation,工廠自動化),將引領增長。電子化進程會不斷前進,汽車本身的電力消耗也會上升,需要元器件不斷節能化的呼聲在提高。
新能源汽車
回顧2017年,在連續兩年多的購置稅補貼政策的刺激下,新能源汽車迎來了大發展,整個行業奏響了疾速狂想曲。隨著2018年新能源汽車補貼的退坡,各大企業將面臨直面的競爭。但是,這絲毫不影響廠商對于新能源汽車領域的看好,尤其是對中國新能源汽車市場的看好。中國正在鼓勵更多的創新,在汽車領域,尤其是電動汽車領域發展迅速,傳統和新興的汽車制造商合作,提供可靠、高性能和高效的解決方案。
5G技術
2017年絕對是5G發展的標志性一年。因為就在2017年12月,5G首個標準凍結。而在葡萄牙時間12月20日,3GPP第78次會議正式宣布3GPP 5G NSA標準凍結。這是對于幾周前美國里諾傳出5G標準凍結正式文件的落地。2017年,中國、美國、日本、韓國和歐洲等國家和地區的5G,在技術研究、應用探索等方面得到了充足的發展。中國也完成了第二階段的產品互通試驗,領先設備商推出了端到端5G預商用系統,為2018年的5G預商用奠定了基礎。5G時代的到來也必將為我們的移動通信方式、及上下游產業鏈帶來新一輪的革命。
3D傳感器
據研究機構數據表明,預計2016~2022年之間3D傳感器市場復合年增長率為26.5%,2022年將達到54.6億美元。蘋果新機iPhone X已經采用了3D人臉識別Face ID,可望顛覆智能手機用戶的使用體驗。此外,自動駕駛汽車也是3D傳感的重要應用之一,3D感應器有助于提供駕駛人更完整的即時影像,增進汽車影像應用效果,是自動駕駛的關鍵元件。3D成像系統芯片將為虛擬現實和增強現實應用帶來革新性變化,并極大改善手勢傳感、面部掃描和3D建模技術。2018年的半導體圈子會有翻天覆地的變化,我們每時每刻都將感受到新興技術的滲透、顛覆和融合,我們要做的就是擁抱,擁抱一個科技創造的更好的2018。